2月8日,首款國產量子計算機操作系統——"本源司南"正式發布。該系統由合肥本源量子計算科技有限責任公司自主研發,實現了量子資源系統化管理、量子計算任務并行化執行、量子芯片自動化校準等全新功能,助力量子計算機高效穩定運行,標志著國產量子軟件研發能力已達國際先進水平。
2月17日,第68屆國際固態電路會議(ISSCC 2021)上,來自安徽合肥市的中國電科38所發布了一款高性能77GHz毫米波芯片及模組,在國際上首次實現兩顆3發4收毫米波芯片及10路毫米波天線單封裝集成,探測距離達到38.5米,刷新了當前全球毫米波封裝天線最遠探測距離的新紀錄,為近距離智能感知提供了一種小體積和低成本解決方案。
報道消息,8月23日,羅斯外長拉夫羅夫在一個論壇上宣布,俄羅斯洚將準備與中國以及華為公司在5G技術方面開展合作。并在講話中承諾,在相關問題上,俄羅斯不會效仿美國。他強調:"我們沒有(美國)那樣的習慣和傳統。"相反,俄羅斯有興趣與其他國家互動,"共同創造,并將現代技術引入實際生活"。
近日,在隴上“出生”的首批100個智能機器人“創創”正式走下生產線,成為張掖智能制造產業園里貼上“甘肅制造”標簽的又一“高精尖”產品。
衛星互聯網風口已至,各國紛紛加快太空戰略資源部署,中國的衛星互聯網也迎來了重大的戰略機遇期;另一方面,頻率軌道原本就屬于稀缺性戰略資源,圍繞其開展的競爭正越演越烈,中國的衛星互聯網發展必須加速。
據悉,英媒稱,俄羅斯主權互聯網近日接受測試,以確保其互聯網基礎設施在受到外國網絡攻擊時的安全。